台北至台東的去程,我們最後只搶到莒光號車票,一路坐到我快抓狂,還沒到台東,有種莒光號把自己當成區間車來開的fu~~~~~

 

中午12點多我們終於抵達台東,行程安排的第一個景點,便是台東火車站新站後頭的「卑南文化公園」

畢竟來到台東,要看看祖先嘛(喂~~~~~~~~~~~)

九月下旬的日子,我們避過了差點襲颱的泰利颱風,順利成行,不過雲都被颱風給吸去了吧,這時的台東,加上正午,實在是有夠熱!!!

走不到幾步路,我們都汗流浹背,「卑南文化公園」離火車站真的近,但沒想到走到附近時,居然在修路,指標要我們從「月型石柱」那條路過去,所以繞了一圈才走到「卑南文化公園」。 

▲是的,就是按這個指標往右上方的斜坡走,不用幾步就可以見到「月型石柱」,至於它代表什麼,我後面再補充資訊給大家~

 

繞過「月型石柱」後順著路往下走,就抵達「卑南文化公園」囉!

首先,就會見到有鐵皮屋頂遮蓋著卑南遺址考古現場,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考古現場,

在圍欄邊,有解說牌和簡介可以參考,重點位置會插著號碼牌,你可以依著號碼去對照解說牌上的內容,

了解某個東西到底是當時的什麼或者是它當時的用途。  

但當時我只想說怎麼都沒有先人骸骨與石棺呢?@@

遺址現場是保留給大家看的,走完這區後,原來後頭有展示館,雖然要在大熱天下,走500公尺,經過寬廣的草坪才能到達,

但既然來了,我們決定還是去看看!

 

▲就是這片草坪,其實如果天氣涼爽,走在這裡超級舒服的,沿途還有兩棵大樹,掛著鞦韆,可以盪一下,回味童年一番~(這麼說有洩露年齡嗎=.=///)

 

原來石棺和先人骨骸是在展示館中才看到的,這裡可是環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。

有的棺裡有陪藏品,像是玉管、玉鐲石鐲之類的,表示這位先人是有錢或有社會地位的人,

簡介描述裡有提及,棺木是量身打造,不過也有多人共用石棺,

當我看到一個特別大的石棺時,還以為是成年男子,而且看來還長的蠻高的,沒想到,說明上寫著那個是共用棺,

而且是葬的是小孩orz,想想也無不可能,雖然已是狩獵+農業的時代,畢竟年代落在距今5,300至2,300年前,還是十分原始的生活,當時死亡率高也只是剛好。 

展場雖然沒有很大,但展區內擺放的物件還蠻多的,像是當時的陶器、石鋤、石斧、石刀、石鎌等、巨大石柱、玉耳環、手鐲、玉管、人獸形玦(音同決)等,在這可以花點時間看看,

另外還有簡介影片,可以更了解卑南遺址與當時被發現與考古過程!卑南文化與長濱文化沒有什麼關聯,此遺址先民很可能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祖先。 

(展示廳裡的照片我沒什麼拍,因為當時的我剛好太熱又太餓、身體不適@@,硬撐看完…一個想好好看又快暈倒的囧境)

 

好的,

講到很飢餓,所以看完展後,我和朋友說我得立馬吃點東西,不然我快不行了(血糖一低、人就好虛弱啊~)

於是我們進到展示館旁邊的餐廳,想說先吃點東西墊墊胃、補充熱量,

餐廳的MENU設計的不太好,內容寫的很簡單,但當食物送上來時,比想像中豐富,而且重點是非常好吃,而且也很衛生!

三個餓昏的人,立馬狂嗑,所以又是沒有照片,哈,但是好吃到我們用完餐便在餐廳裡加了他的臉書粉絲團(對!你沒聽錯,他有粉絲團),

並且在GOOGLE評論幫他留言,希望大家如果來這裡參觀,請多支持這間餐廳喔!

by the way,他的餐廳空間超大,坐起來很舒服,而且落地窗看出去就是剛才走過的那片綠油油的草地,更遠便是台東市區的景致,視野相當舒適!

到底餐廳叫什麼啦你,還不快說XDDD

餐廳名: 手寫的溫度人文空間FB粉絲團

而且聽說要來這裡吃「風味餐」才是內行滴,「風味餐」最晚請於到訪前一天先預定喲,以便老板好好幫人客們備好料!


卑南文化公園(卑南遺址公園)

  • 地址:台東縣台東市文化公園路200號 (台東車站後方)
  • 開放時間:星期二至星期日,上午9:00至下午5:00。
  • 休館時間:每星期一(遇國定假日、補假日、選舉日則照常開放)、農曆除夕、年初一。必要之停止開放另行公告。
  • 門票:超便宜,請見網站說明。
  • 官網:http://www.nmp.gov.tw/exhibition/visit/beinan/info.php

備註:進去展示廳參觀才要門票,考古現場區不需門票。我很推薦大家進去展示廳看喲!

 

★補上「月形石柱」資訊

「月形石柱」是卑南遺址唯一仍留存在原地的史前遺蹟,高度約4公尺,由板岩材質製成,

謎一、由於卑南遺址當地並不出產板岩,要取得這類石材須到較遠的中央山脈,所以如何搬運下山或是否以水力運載就成了一個難解之謎?

翻開過去的研究檔案,曾經有日本的人類學家記錄立在卑南遺址上的石柱位置(如圖二),也有人提到卑南遺址上曾經存在了數不清的石柱,高約1.8~4.55 公尺,(金關丈夫、國分直一,1979)這些石柱除月形石柱外,其它石柱都已不見蹤影。

 

謎二、這些石柱和月形石柱的方向都一致為北偏東30°,而且它們和相距較遠的月形石柱之方位也只差了1°(月形石柱的方位為北偏東29°)
既然石柱和房屋都是朝著東北─西南向排列,以卑南遺址依山面海的地理位置,房屋應是面向太平洋的方向,當太陽從海平面上升,陽光會照射到房屋和石柱,這顯示了石柱的另一密碼可能和太陽有關。

 

謎三、若從月形石柱的圓洞來測想,圓洞位在高大石柱的最上端,我們想像太陽光直接射入洞內的景象,是否會在某些特定的季節或固定的時日發生?也就是可能當時人們用這些石柱做為天文觀察的工具。

更多詳細資訊請瀏覽 史前館電子報 http://beta.nmp.gov.tw/enews/no161/page_01.html,或臺灣大百科全書 http://nrch.culture.tw/twpedia.aspx?id=13379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喜歡檸檬的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